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印度尼西亚“群岛之旅”音乐会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 发布日期:2019-05-15 23:59:59 更新日期:2025-03-23 00:46:49

本次音乐会由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音乐学系与国际交流处承办。我们邀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吉塔•努桑塔拉•塞默朗艺术团(Gita Nusantara Cemerlang)在完成5月15日于鸟巢的“亚洲文化嘉年华”演出任务后,于5月16日下午4点来中央音乐学院王府音乐厅演出。

本场音乐会除印尼艺术团的表演外,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以及音乐学系世界民族音乐学生乐团也将奉上精彩的演出。使音乐会真正变成一场亚洲文化上的“交流”与“对话”。

节目单:

(演出当天节目会有所调整及删减,请以当天参演节目为准)

1.开幕式表演:佳美兰乐队演奏(欢迎曲)

2.管子与笙重奏《麦穗黄》

3.民族室内乐《一带一路随想》

4.西爪哇民族舞蹈

5.犀鸟:东加里曼丹民族舞蹈

6.独唱歌曲表演

7.巴厘岛和龙目岛民族舞蹈

8.独唱歌曲表演

9.孔雀舞蹈

10.独唱歌曲表演

11.马鲁古民族舞蹈

12.巴达维族民族舞蹈

13.印度尼西亚Angklung乐器表演

14.亚齐省民族舞蹈

特邀演出嘉宾:

郭雅志 国际跨界管乐演奏家

胡建兵 旅美笙演奏家及作曲家 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陈冰 青年指挥家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副教授

瑞斯南达(RisnandarS.Sn., M.Sn)印度尼西亚佳美兰乐队演奏教师 佳美兰乐器制作教师 中央音乐学院外籍教师

演出团体简介:

1、吉塔·努桑塔拉·塞默朗艺术团(Gita Nusantara Cemerlang)

这是一个活跃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著名的艺术团体,致力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自2003年起,经常受我国文化部的邀请来我国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举办丰富的音乐舞蹈展演。

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成立于2018年6月,隶属于中央音乐学院。依托高校自身资源优势,由一批当代才华出众的优秀青年民乐演奏家组成,成员曾多次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艺术院校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等中国重大音乐赛事的金奖等。乐团秉承学院优良学术传统和科学办学理念,继承发扬传统,勇于开拓创新,呈现出精湛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是一支具有国际引领水准的职业民族室内乐团。

乐团以传承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宗旨,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国民族音乐的价值内涵,激发中国民族音乐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国际视野下的民乐风貌与格局。

乐团成立短短半年时间,已承担多次重要国事外事活动,为国家领导人、多国元首进行演出,获得高度赞誉。并于2018年9月,作为唯一的室内乐团,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成为全国十大优秀乐团之一。

乐团编制:

竹笛:冯天石 彭磊

笙:侯越 刘立昊

柳琴:李怡函

扬琴:马英俊

琵琶:于源春 张婉嫕

阮:梅多子

古筝:程皓如

打击乐:冯飘扬

高胡:高白 徐梦鸽

二胡:陈艳 董施栾

中胡:崔宇晴 王楚婷

行政助理:马英俊

舞台监督:王帅

3、音乐学系世界民族音乐学生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世界音乐学生乐团基于2014年春季首次开设的佳美兰乐队演奏选修课程而成立。乐团成员为各系各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都参与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负责的系列实践课程中。此乐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不断完善、壮大。在此期间,我们新增了诸多实践课程,例如印度尼西亚舞蹈、印度舞蹈音乐以及印度塔布拉鼓演奏等。这些课程以参与式的教学实践为主,通过学习演奏一系列典型且各具特色的曲目,使学生们对这些音乐中特定的音阶旋律模式、乐曲结构、即兴创作的演奏方式、肢体语言、音乐美学特征和社会功用等有了一个感性、全面的认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还增加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度和理解力。

乐团成员名单:

陆曦、郭碧虹、孙金田、陈真心、韩旭、徐菲阳、闫冠男、李富杰、闫语、宋璐璐、叶嘉琳、宗文心、袁淼、陈婧子、刘兆庭、杨卓然、王晓芊、牛佳惠、张雅菲、杨纪茹、洪思睿、李欣阳

演出日期:2019年5月16日

演出地点:中央音乐学院王府音乐厅

演出时间:16:00——19:00

入场方式:免费入场(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注册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