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豫见·回响》音乐会内容介绍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 发布日期:2023-06-09 17:56:09 更新日期:2025-03-23 18:00:34

“国风传音”中国地域文化系列音乐会·贰

豫见·回响

时间:2023年6月10日(周六) 19:30

地点: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 201演奏厅

以国风之名,传千里之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郑、洛、汴”三座古都坐落在中原大地,在三百里的路程中,传承了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波澜壮阔,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文化传奇。本场演出以音乐为媒再现三座古城的活力,带领大家在一首首音乐作品中豫见郑州、豫见洛阳、豫见汴京,聆听华夏之声......

第一篇章 华夏之声

溯古天地之中,忆昔千年豫地。

郑州,从这座帝舜栖居之城开启声音的旅程,借助音乐,跨越漫漫历史长河,与古城相遇,同古人对话。阵阵钟磬,是先秦的回响;簌簌吟猱,带我们发现华夏之根。

金石朗朗,奉九韶之乐,大夏之音;

龙池凤沼,操伏羲七弦,知音何遇。

《大夏》

作曲:唐彬

改编:张雅轩

指挥:范沐涵

竹笛:段瑞

古筝:孙雅姝

古琴:连家杰

唢呐:张艺

笙:鲁相乔

阮:薛淼、艾芳舒

打击乐:董政阳、张艺馨

《大夏》又名《夏籥》,西周“六代乐舞”之一,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大型传统乐舞,原曲已佚,本次演出曲目部分段落改编自作曲家唐彬的《大夏》。

《流水》

古曲:卫仲乐演奏谱

古琴:连家杰

箫:段瑞

中国古琴曲,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因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广为人知。据《神奇秘谱》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清末琴家张孔山加入了第六段“七十二滚拂”摹拟流水之声,形成今日演奏最多的九段《流水》。本次演奏的版本为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本。

《关睢》

选自《诗经》

作曲:赵季平

男高音:刘宇骐

钢琴:彭雯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睢》是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经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赵季平配曲之后,诞生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关睢》。这首来自豫南鄂北陌野河洲的古老恋歌,表达了青年君子对心上人的思慕与追求。

第二篇章 古韵回响

世人都晓长安好,可东都风光同样也不差分毫。

二百年金阙一焚毁,重生后的洛阳却在大唐再现盛世气象,它不像长安囿于函谷关内,少了些朝堂庄严之气,却更添一分八方汇聚的热闹非凡。从建安风骨,到武周盛况,洛阳留下了太多历史的遗韵,太多的声音正等待被歌唱,且随乐而动,一同梦回汉唐地,花开河洛时。

《昭陵六骏》

作曲:刘德海

琵琶:邹婉文

《昭陵六骏》为刘德海先生纪念唐“昭陵六骏”1352周年(649-2001)而作。“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骑过的六匹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将战马刻于陵前。作品运用许多高难度的琵琶演奏技巧,刻画了六匹骏马战场上的英勇身姿,歌颂了古代帝王征战沙场、平定边乱、建功立业的英雄精神。

《剑器浑脱》

古曲:博雅卿笛谱传谱

改编:张雅轩

笙:鲁相乔、刘一凡

打击乐:王庶羽、董政阳

《剑器浑脱》为唐代舞乐,“剑器”指揉合了剑术及以刀剑作舞具的剑舞,“浑脱”为胡语汉译,原指以整张剥下的动物皮而制的皮囊,后亦指皮制的“浑脱帽”,佩戴此帽作服饰的舞蹈则为“浑脱舞”。据《乐书》记载,《剑器浑脱》创于武周时期(690-705年),以宫调的《剑器》加入角调的《浑脱》而成。现存《剑器浑脱》乐谱以载于《博雅卿笛谱》(又名《新撰乐谱》)的横笛谱为最古老及相对完整。本次演奏的《剑器浑脱》以音乐学者 A.J.Marett 教授于1977年所发表的《博雅卿笛谱》译本为基础编配而成。

《倾杯乐》

据《敦煌乐谱》

改编:周媛

指挥:王赫阳

扬琴:徐婧媛

柳琴:潘果

大阮:张诗瑶

古筝:孙雅姝

琵琶:刘家瑞、陈俏

《倾杯乐》,唐教坊曲名,又名《古倾杯》《倾杯》,多用于宫廷庆典,在《教坊记》《羯鼓录》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本次演奏选用《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所录版本,根据《敦煌乐谱》抄写同名乐谱改编而成。

《清平乐》

作词:【唐】李白

作曲:赵亮棋

改编:张雅轩

指挥:钟徵霖

人声/舞蹈:韩韵凝、陈祺宁

古琴:连家杰

琵琶:李宇航、陈俏

二胡:秦初象、韩淇凇

中胡:刘虹佑、郑筱雅

打击乐:张艺馨、苏程欣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根据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后用作词牌名。本曲根据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插曲《清平乐》改编而成,歌词出自李白的词作《清平乐·禁庭春昼》,诗中以杨贵妃的视角,讲述唐代娇宠奢华的宫廷生活。本次改编以人声为前景,琵琶的点状织体为中景,胡琴长音为后景,描绘大唐长安城富丽繁华的景象。

第三篇章 汴京梦华


处在历史中经济文化爆发的节点上,开封的繁荣程度在《清明上河图》中就可略窥一斑。

瓦肆勾栏,夜夜笙歌,才人优伶,让人流连忘返,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正所谓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古人有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蝶恋花》

作曲:曹思义

改编:张雅轩

古筝:胡宇搏

柳琴:潘果

打击乐:苏程欣

钢琴:张雅轩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流传至宋朝用作词牌名,宋朝诗人多以此来作词,例如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此曲以简单的编制、清新的曲调展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宋风雅韵。

《青玉案·元夕》

作词:【宋】辛弃疾

作曲:李砚

女高音:郭水淼

钢琴:韩韵凝

作品为青年作曲家李砚创作的一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取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同名词作。原词描述了元宵佳节之夜,临安城内不减于古都汴京的热闹繁华的灯火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谴责,寄托了作者在政治失意后无奈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形象。

《临安遗恨》

作曲:何占豪

古筝:胡宇搏

钢琴:赵一儒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改编自同名阮独奏曲,取材于传统乐曲《满江红》。作品描写了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于临安狱中到赴刑场的前夕,他对江山社稷的忧虑、对家人处境的挂念、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全曲由单一主题变奏而成,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了岳飞从驰骋沙场到含冤受屈、壮志未酬的悲惨境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

《潇湘水云》

古曲:吴景略演奏谱

古琴:周楚童

南宋浙派琴家郭沔的代表作。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官场腐败黑暗,朝廷偏安江南,作者感慨时势飘零,借九嶷山为“云水所蔽”的景象创作此曲,以寄抑郁、眷念之情。作品充分运用古琴演奏中“吟、猱、绰、注”等技法,体现了古琴艺术“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曲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共十段,后经历代琴家发展为十八段加一段尾声。本次演泰吴景略先生依据《五知斋琴谱》打谱的版本。

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与核心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依然在不断地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让我们通过河南,遇见远古华夏文明,遇见大唐盛世,遇见汴京繁华,也遇见历史在当代的回响。

第四篇章 尾声

《象王行》

作曲:关大洲

改编:张雅轩

指挥:范沐涵

琵琶:陈俏、李宇航、刘家瑞

竹笛:蒋乐

打击乐:王庶羽

《象王行》是关大洲为《国家宝藏》所创作的纯音乐作品。“象”力大无比但行事谨慎,象征行事时的智慧;“象王”为佛教高贵之象征。作品曲调雄浑有力、富有生机,几件乐器相互配合,描绘出一幅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