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音乐学院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2023年6月14日下午,音乐学系党总支系列音乐党课活动第二场党课讲座开讲。本期党课由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吴晓萍教授与教师党支部书记刘小龙教授分别以“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和“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题展开讲述。
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吴晓萍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谈起,从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坚定文化自信三个层面,详细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吴晓萍书记以传统音乐的教学与研究为视角,对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传统乐谱,尤其是工尺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细致讲解,深入探讨音乐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吴晓萍书记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生动体现,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理论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研究阐发,是音乐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高校音乐学工作者,我们应立足本职,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刘小龙教授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学习经历谈起,对音乐学系的历史发展,以及前辈师长令人印象深刻的课程著述进行回顾。刘小龙教授指出,音乐学系的教师始终关心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坚持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这对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艺术精神与人文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下,在总书记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部署下,承担理论课程的老师们应该继承音乐学系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优秀传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学生教育成为热爱祖国文化、关心祖国发展、勇于创新开拓、投身音乐建设的杰出音乐人才。目前我们提出的构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既是重大发展课题和光荣任务,也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继承和延续祖国经典音乐文化只是工作的一个方面,我们更要在新的时代创新营建,这样才能形成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新经典、新成就。而这些未来的发展,恰恰是以教学工作为起点,在学生的心中真正树立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以及通过不懈奋斗获得的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眼界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讲座结束后,音乐学系主任安平教授与音乐学系副系主任潘澜教授分别对此次党课进行总结。
潘澜教授指出,吴晓萍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出发,结合以工尺谱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谱的专业内容,深入阐释了如何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刘小龙老师则对音乐学系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以中国的视角研究如何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安平教授指出,两位老师分别从自身理解出发,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党课讲座。吴晓萍老师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的深邃思考出发,论述如何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如何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并结合专业内容,回答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刘小龙老师则肯定了音乐学系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中国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播作为重要责任。安平教授认为,构建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未来中华文化一定会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绽放出它的光芒。最后,安平教授总结,通过两位老师的讲座,我们坚定了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信念,树立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对未来工作如何开展有了新的认知。

通过此次党课,音乐学系师生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音乐学系党总支将继续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履行音乐学工作者的职责,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撰稿: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