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25日,我院第二期行政管理干部香港学习研讨班一行14人,赴香港高校进行了考察和学习。在港期间,香港中文大学为此次学习班安排了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就中大教务、学生、人事、校园管理、交流培训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讲解和交流。此外,学习班还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通过几天的学习、培训、参观和交流,学员们都感觉到受益匪浅,除了对香港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更是对香港高校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全人教育的人文环境、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行政管理的科学、严谨、规范、高效以及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习中,学员们听取了“大学之理念”(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现任校长高级顾问、社会学系金耀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学务和素质管理”、“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管理”、“香港中文大学的人事管理”和“香港中文大学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介绍”等专题讲座。大家参观了美丽的“中大”校园和具有世界水准的图书馆,参观了音乐系的利希慎音乐厅。
培训班成员们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在香港科技大学,学员们聆听该校本科生教务长办公室朱力径博士对科技大学的情况作了介绍,并与朱博士就香港与内地高校办学的定位与发展,成就与特点,教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下午大家又去香港大学进行了访问,香港大学是香港最早成立的一所大学,大家参观了港大具有悠久历史的本部大楼、综合图书馆和音乐图书馆,并了解了港大的一些基本教学情况和行政管理制度。
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研讨班结业典礼上,经过各小组集体讨论,我院组织部部长苗建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顾丽霞、团委书记王京超分别代表各小组成员,向全体学员和组织者汇报了此次学习的体会。
顾丽霞感受到香港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与国内的高校有很多的不同,感受和启发主要有三方面:1、香港中大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还是学校发展、运行的机制建设都体现了这个办学理念,既保持中国文化传统,又不断融入新理念,新元素,具有世界眼光。中大对于学生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坚持全方位的通识教育,秉承“多元性、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能够较好地平衡和兼顾“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2、香港中大的“书院制度”也是给我们所有培训团成员留下印象很深的,正如金耀基教授在“大学之理念”讲座中指出的,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所以,香港中文大学自成立之初,就效仿英国剑桥大学的教育书院制度,成立了五所书院,学生们在大学的学习期间,除了在各系和研究所学到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大部分的生活是在各个所属书院度过的。在书院中,教师、学校、以及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人文关怀,真正打造一种和谐、求美、求善的人文环境,这段书院的成长经历会伴随和影响学生的一生。3、香港的行政管理,尤其是大学教育中的行政管理理念,不是强制的去管,而是尽可能的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服务和关爱,这一点在我们此行的接待、安排以及各个细节方面都体现的很明显,在了解和学习了中大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后,更加清晰了这一关怀理念和服务意识。
团委书记王京超谈了几点感想:感触最大的是香港高校的本科学生毕业后选择读研的比例与国内相差很大,一方面是因为香港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与国内有一些差异,另一方面也与香港高校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指导思路有很大联系,如香港中大学生工作处鼓励本科生毕业后先就业,在工作实践中再不断充电和调整,每年毕业前,本科生的签约成功率能达到98%。同时 ,学校对学生们的就业准备和毕业后的事业发展很重视,学生事务处的就业策划及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辅导,并针对市场需求,面向社会寻找实习基地,遍及全港、并向全球和内地扩展,时间短则一个月,长至半年到一年,工作领域涵盖很广,既有教学实践基地,也有高科技的研究机构,还有很多社会的企业,这样就保证了每一位学生在步入社会前,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至少有一次走出校园外亲历社会、实习的机会,为以后寻找自己的定位和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苗建华老师与香港中文大学曾有过多次的学术交往,她指出香港中文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在香港高校中很突出的,并且从成立之初所倡导和奉行的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也是对本科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科学教育。尤其对学院独有的书院制度更是很欣赏,她认为书院是对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人格培养,好的大学教育是要兼顾学问和人格双方面的培养,具备广博的学识和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优秀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虽然中西方教育体制不同使得香港和内地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但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关爱,却是共通的,香港高校的先进管理理念我们需要学习,回到中央音乐学院后要及时地调整、借鉴和有所改进。教育是世界上最阳光的事业,我们都共同从事着阳光的教育事业,为了这项事业共同的学习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成果,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随后,“中大”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李思泉博士和逄焕磊副书记分别致辞,李思泉院长为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逄焕磊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学习培训是一次收获之旅,难忘之旅,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中大专业进修学院安排的非常周到,在一周时间内学习和了解到中大严格的高校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我们回到学院后要进一步思考,慢慢消化,结合中央音乐学院的特点加以借鉴和吸收,以推动我院的发展。逄书记指出,此次学习对香港高校的行政管理有四个主要的感受,一是学校对人力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对教师从生活、心理到各个方面的人文关怀都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二是对学生的服务精神,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学生之间不是管理,而是彼此尊重,最大限度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从各个方面保证学生能得到良好优质的教育。三是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整个的行政管理体系清晰、严谨、高效有序。四是教职工的敬业精神,每一位员工的规范和规则意识很好,这也与学校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是分不开的。最后,逄书记代表学院和此次学习班的成员们向“中大”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也欢迎“中大”的老师和学生们来中央音乐学院参观和交流,希望在未来两院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为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而共同努力。
李思泉院长衷心祝愿我们两所院校友谊永存,并且表示如果今后有机会,会请香港中文大学前教务长、逸夫书院前院长、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杨汝万教授到北京的时候来我院为更多的教职工进行讲座,加强两院间紧密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此次活动,学员们不仅学到了行政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加深了各部门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大家感谢学院为大家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每个人都将带着学到的知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去。